5月16日,2024中國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光迅科技以“芯AI 新未來”為主題精彩亮相,中國新聞網、湖北衛視、湖北日報、長江日報、武漢電視臺、訊石光通訊網等多家主流媒體探訪參展現場,解密光迅科技新技術、新產品、新未來。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武漢5月16日電 (武一力)2024中國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以下簡稱“光電產業大會”)16日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又稱“中國光谷”)開幕。知名院士、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云集,共促全球光子科學和技術進步。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光子學協會主席沈平在致辭中指出,光子學已經深刻改變了世界,它是現代通信的支柱、探索宇宙奧秘的門戶、未來先進制造業的基石。他說,在武漢,光子學革命種子扎根并茁壯成長。中國光谷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研發制造基地,全國最大的光器件研發生產基地、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產業基地和重要的激光產業基地。
本次大會設有4大創新成果發布區,包括激光技術與應用、光通信與全光網絡、光學與精密光學、光電前沿交叉應用,吸引370多家企業參與。多項國際領先、國際先進和國內“填空白”的核心產品和技術集中亮相,彰顯中國科研新力量。
在光通信領域,光迅科技展出1.6T SFP—XD硅光模塊,技術水平全球領先。光迅科技副總經理卜勤練表示,算力、AI加速更新迭代,離不開光電子信息技術的支撐,1.6T高速率光模塊,逐漸成為各國搶抓的技術高點。
據悉,本次大會為期三天,將同步開展多場創新大會、產業交流會、專題論壇會議等活動,國內外權威行業協會、機構組織合作交流,圍繞芯片、器件、光源、設備、應用全產業鏈探討光電前沿技術和產業未來發展。
湖北新聞
2024中國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發展大會為期3天,創新成果展同步舉行。展會上有哪些新技術、新產品?來看記者的探訪。
記者王丹:“感知和通信融合是近幾年業界的焦點,這個手機大小的‘黑匣子’里集成著近百項國內外專利。有了它,在地震預測的時候,光纖光纜會變身哨兵對地震提前預測,比地震波預測快數萬倍。”
光迅科技業務部市場總監戢鵬:“分布式光纖傳感設備它是可以利用多維感知融合計算,同時監測光纖沿線的震動、應變、溫度、衰耗4個參量同時來進行感知,市面上光纖傳感設備平均傳輸距離是在50公里到80公里之間,我們傳感產品可以達到100公里。”
湖北日報
全球領先1.6T高速光模塊量產在即
大會第一天,光谷企業光迅科技副總經理卜勤練就在展廳“忙得飛起”。“這是光迅科技攜手思科研發的全球領先1.6T硅光模塊首次在漢展出,吸引不少行業客戶觀摩、問詢。”他說。
光模塊是光纖通信的核心器件,負責光、電轉換,數據中心的正常運轉離不開它。如果把數據中心的算力比作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光模塊速率越高就意味著高速公路越寬敞、越平坦,數據“奔跑”更暢快。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趨勢逐漸明晰,800G乃至1.6T高速光模塊將成為支撐數據中心向更高算力進軍的基礎。
卜勤練介紹,光迅科技目前已向供應鏈下游合作伙伴提供1.6T高速光模塊樣品和解決方案,下一步還將圍繞其工作穩定性和數據傳輸能力進行優化,盡快實現規模化生產。
眼下,位于武漢新城的光迅科技高端光電子器件產業基地正在進行設備搬入,這里即將迎來兩千余名研發和技術人員入駐,達產后年產值有望達100億元。
長江日報
打破新紀錄 光模塊速率翻倍從3至5年提速到1年內
“目前,我們的800G和400G硅光模塊已經批量應用,AI算力需求驅動光模塊更新迭代進程提速,并大幅縮短了光模塊的更新周期。”現場,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柜上,一支支形似U盤的模塊一字排開,看似大小相近,速率卻大不相同。
光模塊是光纖通信核心器件,負責光電轉換,如果把數據中心的算力比作高速公路通行的能力,光模塊速率越高就意味著高速公路越寬敞、越平坦,數據“奔跑”更暢快。光迅科技業務部市場總監林韜告訴記者:“從前,3到5年才能實現數據翻倍。如今,從800G到1.6T我們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1.6T意味著傳輸速度提升了一倍以上,單位成本和能耗卻同步降低,快速滿足新一代AI智算網絡需求。”
此次盛會,光迅科技首次在國內光通信展會現場展出1.6T高速硅光模塊,技術水平全球領先。目前,光迅科技已經在預研布局下兩代的產品。“在不久的將來,1.6T會成為行業標配。我們的3.2T模塊也正在布局中。”林韜說。